-卜骨-


长:11.5cm;宽:7cm


所谓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”,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,到商周,甚至更晚的时期,人们在出行或者举办重大仪式时,会常常使用到甲骨进行占卜,以判吉凶。

那么,卜骨究竟是什么?占卜之术究竟如何操作?让“宜兴市博物馆藏 商代 卜骨”为您揭秘。

其实,中国古代占卜时多用龟甲或兽骨,其中龟甲又称“卜甲”,多用乌龟的腹甲;兽骨又称“卜骨”,多用牛的肩胛骨,也有猪、羊、虎骨,甚至也有人骨。“卜甲”与“卜骨”合称“甲骨”。中国的最早的甲骨发现于距今8600—7800年的舞阳贾湖遗址二、三期文化层,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起源——契刻符号。

这件器物,是商代的卜骨,残,遗留有五枚明显的钻孔痕迹,及每个钻孔一端的横向类似枣核型的凹槽。这些痕迹直观地展现了古人利用兽骨进行占卜的方式,具体可分以下三个步骤:

第一步,前期加工。用于占卜的兽骨,前期需要经过精细的加工,例如去皮、剔肉、切割等等。以这枚卜骨为例,首先似为肩胛骨中间一劈两半、打磨加工,之后在兽骨一面进行钻凿。钻,指得是在兽骨背面钻出一个圆形的槽;凿,指得是在钻槽的一侧凿出一个椭圆形的穴。

第二步,中期烧灼。在兽骨加工完成后,就要进行正式的占卜操作了。古人一般会采取用燃炽的木枝或金属加热的方式,去烫灼经过钻凿的槽穴。由于被钻凿的部位相对薄弱,沿着孔沿,甲骨就会爆裂,出现树枝状的“卜”形裂纹,也正是古人判断吉凶的依据,称为“兆纹”。

第三步,后期记录。占卜结束后,占卜者还要将本次兆纹所预示的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,称谓“卜辞”。卜辞由四部分组成:叙辞(记录占卜时间、贞人名字)、命辞(记录占卜所问事项)、占辞(记录兆象)、验辞(记载占卜是否应验)。

这样,一次完整的占卜才算顺利完成了。